
香港醫護市場調查及策劃一直關注癌症病人的情況。我們明白到癌症及其治療過程對癌症病人的生理及心理兩方面均造成壓力。為了喚起公眾對癌症病人的關注,我們於今年七至八月進行了一個化療病人的問卷調查及教育計劃,從外觀、心理、身體以至社交的角度,深入了解癌症病人面對的種種困難,並於九月舉辦了新聞發布會。
![]() |
![]() |
9成化療病人 受脫髮皮膚變黑困擾
當病人得悉自己患上癌症後,都會出現不同的情緒反應。若病人得到適當的支持和輔導,這對他們在面對疾病、精神和心理情緒方面,均有莫大的裨益。為了喚起大眾對癌症的關注,我們於今年七至八月進行了一項化療病人的問卷調查,了解他們在外觀、身體、社交及心理上面對的不同困擾。
|
備註: 一﹒2019年7至8月 《化療對癌病患者影響》之問卷調查結果/ 二﹒問卷調查受訪化療病人人數為160位 |
調查結果顯示最多化療病人在外觀方面,感困擾的是脫髮問題(94.9%),其次是皮膚變黑(91.3%)及指甲變黑(90.8%)。身體影響方面,受訪者認為最大影響是化療令身體疲累(95.6%),其次為吞嚥困難(87.0%)及嘔吐(87.0%)。社交方面,因化療不適致減少外出(96.3%)佔較大比數,其次是因外觀轉變而曾受路人歧視(91.3%),而性生活質素下降 (90.6%)亦同樣被受困擾。最後心理方面,有受訪者較常出現悲觀心態 (87.0%),更令人擔憂的是超過9成受訪者曾有自殺念頭(90.6%)。香港醫護市場調查及策劃董事黃夢璇小姐指出:「結果反映癌症病人除了面對死神挑戰外,更要面對苛刻的化療副作用。病人往往受盡歧視、身心折磨,嚴重者甚至影響求生意志,有如『二次傷害』,有礙治療,情況令人憂慮。」
![]() |
![]() |
胞突變成腫瘤 化療同時破壞正常細胞
根據內科腫瘤專科醫生邵祖德教授表示,癌症是一種因體內異常的細胞不規律地生長所引起的一種疾病,「分裂過快的異常細胞會形成腫塊,稱為腫瘤。」而他進一步解釋:「腫瘤可分為良性與惡性兩種,惡性腫瘤可侵襲或破壞正常的組織。就像正邪細胞的對決,邪惡的細胞能擴散到身體的其他部位而形成更多的腫瘤,亦即『癌』。」
![]() |
化療是以毒性藥物(Cytotoxic Drugs)消滅或抑制體內癌細胞的治療,「化療藥物可單獨或混合使用,它們會破壞腫瘤細胞增生的能力,但同時體內的正常細胞亦不能倖免被破壞。」因此,接受化療的病人經常出現一些副作用,例如脫髮、皮膚變黑、指甲變黑、疲倦、口腔細菌感染、脫皮、營養失調、肺炎等等。 |
創新科技署十分支持本港化療科研項目,當中一項有中西醫學者、醫護人員、工作人員及大量義工組成,科研團隊潛心鑽研如何減少化療副作用,並根據「藥食同源」理論探索出利用天然食材來達到輔助治療的效果,有關研究最近更製成產品,推出市面,讓廣大癌症病人得益。
備註:
按癌症基金會《認識癌症–化學治療》
黃夢璇 Moon 香港醫護市場調查及策劃有限公司創辦人 活躍於醫護及保健界,現為中小企國際聯盟-安老及殘疾服務聯會顧問及健康教育基金會高級執行幹事。曾為不少知名藥廠、健康產品品牌、科研機構、慈善團體以至官方機構「度橋」,透過市場調查、真人測試、研究及新聞發布等獨特策略打入各大健康市場。打滾醫護市場多年,認識不少行內精英,希望藉此專欄造訪不同的人物及組織,了解他們對醫護界及社區的貢獻,讓更多同行以至公眾有更多交流機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