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冠肺炎肆虐下,不少長期病患者無法前往醫管局門診覆診。因此,民間醫療服務專業人員發起「社區臨時藥物補充計劃」,讓無法前往醫管局門診覆診的長期病患者得到短期的藥物補充。要補充藥物,先要得到病人的藥物紀錄,計劃中的醫護提供者可以怎樣取覽病人在公營醫療系統中的健康紀錄?
香港電子健康紀錄互通系統
要讓不同醫護提供者取覽病人的電子健康紀錄,病人必須先登記香港電子健康紀錄互通系統(醫健通系統),並作出同意及授權。醫護提供者透過系統可取覽病人電子健康紀錄,例如:診斷、手術及其他醫療程序、藥物等。
醫健通系統在「社區臨時藥物補充計劃」中的角色
在醫健通系統中,藥劑師取覽病人的病歷和化驗報告,以判斷病人是否病情穩定,並取覽病人的覆診日期,以甄別病人。如病人病情穩定並符合資格,藥劑師便會根據系統中的藥物紀錄,預先準備藥物,替病人預約見私家醫生。醫生會根據藥物紀錄處方相同藥物,而藥劑師得到處方後會核對,確保藥物的名稱、劑量和服用方法與藥物紀錄相同,最後配發藥物給病人。整個過程中,醫健通系統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醫健通系統雖為病人及醫護人員帶來不少便利,然而還有改善空間,例如:減少登記資料上傳所需時間及採用更方便和靈活的登記及啟動方法。
總括而言,醫健通系統在病人健康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如果你還未登記,可以透過網上遞交,親身登記或書面登記,詳情可瀏覽醫健通網頁:
https://www.ehealth.gov.hk/tc/healthcare_recipient/registration/index.html。
蔣秀珠女士 香港藥學服務基金主席 前香港醫院管理局聯網服務部總藥劑師辦事處的高級藥劑師,在香港的公營醫療服務機構工作三十多年,主導公立醫院藥房所有的信息化管理系統的發展和實施並引進自動化配藥機器; 同時鑽研改進醫生處方化信息系統的安全和臨床可用性。現任香港藥學服務基金主席,對香港公營醫療服務的運作及藥劑服務的發展,具有豐富經驗和深切了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