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狀腺腫大是「常見病」究竟切定唔切?

不愛吃魚的人,相信免不了從小被父母訓斥:「不吃魚,長大了會生『大頸泡』!」小時候嚇得怕怕的,誤以為魚有天大的威力直到長大後才知道原來大頸泡」跟甲狀腺息息相關。甲狀腺如何引起「大頸泡甲狀腺腫大一定需要做手術切除?做切除手術又有哪些風險?今次小編邀請到外科專科醫生黃啟斌醫生為大家一一拆解 

 

 

甲狀腺知多D 

甲狀腺是人體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內分泌器官,整體呈蝴蝶狀,位於頸前方、氣管兩側,其功能主要是分泌甲狀腺荷爾蒙,從而控制身體機能。黃醫生表示:「甲狀腺疾病大致可分為甲狀腺腫大和功能性問題。平時,較常見的『大頸泡』就是指甲狀腺腫大和功能性問題。這可以因為結節增生所引起,也可以因炎症另甲狀腺腫大甲狀腺荷爾蒙分泌過多或過少同樣會影響身體功能:當甲狀腺荷爾蒙過多病人會出現心跳加快、手震、體重持續下降症狀,而且人會比較暴躁等;當甲狀腺荷爾蒙病人會經常感到疲體重上升記憶力差、反應遲鈍,大腦功能減慢等情況出現。」 目前,女性患有甲狀腺疾病的機率遠高於男性,10病人大約有7-8,2-3名為。醫學界有不少推測認為女性荷爾蒙分泌與甲狀腺疾病有重大關係,但暫時還未有確切定論。 

麻醉會變「蠢 

大部份甲狀腺手術在病人的頸部進行,需要在全身麻醉的情況下完成。坊間有傳聞指病人全身麻醉後智力變差,黃醫生則表示:「現時未見有一個準確的數據來證實這個情況,麻醉經過外科醫生與麻醉科醫生多方討論、計劃才實行。」 

外科醫生和麻醉科醫生會密切關注病人的情況「在手術過程中外科醫生專注做切除手術,麻醉科醫生時刻留意病人的麻醉情況,包括血壓、心跳、麻醉的深度等。手術期間至術後,麻醉科醫生全程監察病人的變化,萬一病人出現高燒、血壓的驟降等麻醉反應。他們可專注理病人身體變化,對病人麻醉影響減至最少 」

 

 

甲狀腺手術有機會割到聲帶 

近年,甲狀腺結節、甲狀腺癌患者有俱增趨勢,甲狀腺手術也惹來愈來愈多關注。甲狀腺手術香港頭3大手術之一,跟據近年政府醫管局數據,一年有1800-2000個甲狀腺手術在政府醫院進行。黃醫生解釋:「大部份甲狀腺功能疾病藥物控制,毋需進行手術。但若被診斷為甲狀腺癌症;或因甲狀腺嚴重腫大頸部不適,甚至腫大範圍有向胸下伸延的情況,要通過手術切除。由於甲狀腺腫大往往影響頸前位置,有些病人顧及外觀儀容上問題,亦會選擇做手術切除。」 

甲狀腺手術是通過切除病變的甲狀腺組織以達到治療的效果,手術的形式也根據病變的範圍選擇半切除或者全切除。但不管怎麼切,對於病人來說,肯定會存在或的風險。黃醫生指出:我們做甲狀腺手術時會特別留意聲帶神經保護。聲帶神經主要控制聲帶活動,保護好病人聲帶神經可避免手術後出現聲沙的情況。」現時的醫學技術通過多年臨床實證,已進步不少,加上神經監察系統的運用﹐由經驗豐富的醫生進行手術,甲狀腺手術風險已大大降至1% 

當被問及最深刻的一次甲狀腺手術,黃醫生憶述:「曾經遇到位病人患病時間較長,甲狀腺腫大的情況相當嚴重。在檢查期間,預想需要用開腔方法才能將甲狀腺徹底移除幸運的是手術最後只需經頸部切口便完成切除。當真正將甲狀腺拿出的時候,它的重量比正常甲狀腺20-30g多出20倍,大概是600g體積,相當於病人的半個頭顱大小。我們在場的醫生和護士都非常震驚。但並不常見。」 

 

術後甲狀腺病症復發低 碘攝入適量無大礙 

如進行甲狀腺全切除手術其實已經將全部的甲狀腺組織完全去除,理論上不存在復發的可能性但如果曾患甲狀腺癌的話,就需要特別留意。「接受全切除後,病人通常都需要定期服用甲狀腺荷爾蒙藥物,不單止是補充身體缺乏的甲狀腺荷爾蒙,同時服用足夠分量的藥物也可以抑制身體的反應,減低復發的機會。」黃醫生建議甲狀腺患者定期檢查覆診、食藥,就算有復發的機會都可盡早治療 

在飲食方面,常見的紫菜、海帶或者海產類食物中都含有碘,很多甲狀腺病人都會變得格外敏感。黃醫生則說大部份病人在食碘方面都不用太擔心。病人若曾有甲狀腺癌且接受手術治療,對碘的攝入只要適量即可。但若病人在功能上出現問題或者將會接受輻射電治療,就需特別注意每日攝入碘的含量,減少進食令身體荷爾蒙變化幫助控制病情 

黃啟斌醫生 外科專科醫生

前香港大學外科學系助理教授,過往主要研究及治療內分泌疾病,如甲狀腺、副甲狀腺及腎上腺等疾病。兼任瑪麗醫院副顧問醫生,擁有超過十多年的外科經驗。

HEALTH VIDEO

RD2

我們的目標是努力地向社會上不同組織,無論公共或私人機構,社區和個人,以鼓勵及正面方式支持大眾預防疾病,以延長生命和促進人類健康。 了解我們

STAY IN TOUCH!

www.hkwewa.com© Copyright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