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濕度差異大,時而潮濕,時而乾燥。除了讓身體無所適從外,「口罩度日」亦令大家減少喝水,造成呼吸系統黏膜分泌不足,防禦機能下降。而且,長期停留在空調環境下,如交通工具、辦公室及商場等,空氣流通不足亦增加患上各類呼吸道傳染病的風險。
反覆感冒可能是因為表氣虛弱、衞氣不固(亦即陽氣不足)。表氣虛的人平日會有自汗、怕風等。日常要改善體質可多用補氣藥材作食療,如北耆、白朮、海竹(生黃精)、黨參、高麗參、淮山、沙參、玉竹、蜂蜜等。
《中華本草》中提及容易感冒的人服用黃耆後,分泌性免疫球蛋白A(SIgA)含量明顯增加,SIgA含量變化與感冒發病有一定聯系,亦可提高對「新城病」(NDV)的干擾素,減少患感冒的次數。另外,增強抵抗力除了可到中醫診所做天灸外,平日亦可在等車或步行時多曬太陽,尤其多照照背部,因為人體陽氣多散佈於此。未必要讓陽光直照皮膚,隔着衣衫亦可。
「春暖秋涼」意指3-4月及10-11月的轉季時節,大家毋須急於加衣,而天氣轉暖時減衣亦要「不敢為天下先」。春夏交界乍暖還寒的天氣變化更需要著重穿衣配搭,常人留三分饑寒可保健康,切勿將「媽覺得你冷」放到孩子身上。我對自己囝囝會先詢問,再伸手入衣內摸摸他胸背,夠暖便可,四肢是否冰冷只作參考。當然,老人及長期病患者要注意適當保暖。
需多言談的人要注意。以本人為例,講座或教書時往往需要勤喝水,若加片甘草或數顆胖大海更好。因為本人感冒的起因多為用聲過度以致咽乾,甘草及胖大海可護養咽喉。唯胖大海有潤腸功效,腸道特別敏感者則不宜飲用。
近日轉季,可服食適量薑或胡椒,只要用後沒有喉嚨痛或失眠便可。食療因各人體質而異(部分人士若太「熱氣」亦易感冒),詳情可向相熟醫師查詢。
預防風溫湯水:
黃蓍 1兩 蘆根 4錢 麥冬 4錢 |
白朮 4錢 茯苓 4錢 稻芽 4錢 |
金銀花 3錢 菊花 3錢 連翹 3錢 |
(體質偏寒濕者可將金銀花、菊花及連翹換成乾薑及陳皮,建議各2錢)
煮法:水煎煮15分鐘,再熄火焗10分鐘即可
黎天沛醫師 註冊中醫師 廣州中醫藥大學中醫學學士,其後獲得針灸碩士學位,亦先後取得國家心理諮詢師、國家高級營養師及國家中級美容師資格。現於私人診所執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