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爾義診之旅 喇嘛眼疾一年未癒 香港中醫行針施藥

尼泊爾的首府加德滿都,並無一般大城市人煙稠密的喧嘩聲,亦無通宵達旦燈紅酒綠的夜生活。到了晚上10時,尼泊爾也放慢腳步,整個城市也像是徐徐地進入夢鄉。由香港註冊中醫師、中醫學生、大朋友和小朋友義工組成的團隊一行十人,在翌日早上,完成了喇嘛大師為我們準備的豐富早餐後,看著窗外那隨風飄舞的五色旗幟,我們的義診正式開始。

在當天早上,於寺廟內的辦公室中,我們幾位醫師把預計應用的藥物、醫療物資、針灸用具分門別類地安放,義診團隊迎接今次義診的第一批對象——住宿的小喇嘛們。他們年齡由5至15歲不等,都住在藏傳佛教的寺廟中學習,直到培訓為一位藏傳佛教的學者,通過考核所有佛學學位的知識,方算完成培訓。所以他們是分班居住在寺廟內,就像我們平日所見的寄宿學校一樣。

在隨後幾天的義診行程中,各類型的診症對象出現在我們的面前,如生活在當地藏民、住在隔壁貧民窟的老婆婆、正在地盤等施工的工人們、駐校的老師、寄宿學校的小朋友、在周圍擺賣蔬菜的老闆娘以及在寺廟中修行的藏傳佛教大師們。他們每一個歡笑而純真的面孔,仍然是歷歷在目。

 

尼泊爾經濟發展水平較低,人類發展指數在亞洲範圍的國家當中,屬於比較低的一個地方,所以在義診當中,接觸到較多營養不良的小童。而具傳染性皮膚病的病例亦不少,因缺乏衛生常識及基本醫療教育,患上皮膚病的小孩容易在寄宿時把病源互相傳染,引起群體感染,所以這次義診除了發放基本的外用藥物外,也要教導當地師生清潔和衛生的習慣。

讓人印象較深刻的是,有位小喇嘛左眼疼痛已經一年,因沒有得到妥貼的醫療照顧,病情已慢慢惡化。由於沒有任何眼科專科醫生在場及基於當地生活水平問題,未能到當地更為專業的醫院作出檢查。我作為中醫師,就以中醫經絡理論及辨證技術,先為這小喇嘛使用針灸,以降低他的疼痛程度,及透過翻譯留下醫囑和處理步驟,希望至少可減少患者的痛苦和延緩眼疾的惡化。

凡針之妙,均以立竿見影,起效速應而讓患者和受眾建立信心先為,醫治起來亦更容易辦,故我多以針藥齊施之技以竟全功。首針先取右足厥陰,繆刺之意,針遁太沖穴入而貼大趾筋腱,針尖直指脾經,寄通肝實脾之意。第二針我先按小喇嘛的頭顱骨至後枕區域,尋找較為繃緊的肌肉和結節,鎖定位置後縱向下針沿皮而刺,只取左側的後枕部,囑咐小喇嘛眨一下眼睛,在隨後一、兩分鐘後,左眼的疼痛慢慢消失,旁邊的翻譯與病人大為驚奇,我告訴他們:「這就是針灸。」及後,開了幾付中藥,囑他要戒口,好好的照顧自己。

我們義診中一半的時間留在寺廟中,另外一半時間到兩所不同的山區學校為該校師生義診。超出我們的預計,本次義診總人數達250人,由主要幾位醫師分別診治,工作量亦比較沉重。病種分類廣闊,主要有皮膚病、痛症、營養不良、胃病、腸道寄生蟲病、情緒問題等。我們中醫師主要應用濃縮中藥和針灸,以即時起效的針術應對他們主要的不適,以中藥鞏固他們的療效。

這幾天在尼泊爾的義診除了帶來受眾與施眾的交流外,也讓中醫走出華人地區,面向世界。讓我們在未來的日子中更積極投入中醫義診服務,為著無國界中醫團隊的籌組作出清晰的指引。

 

張懷烈 註冊中醫師

廣州暨南大學中醫學全科學士香港大學中醫學內科碩士香港大學中醫腫瘤學深造證書

HEALTH VIDEO

RD5

我們的目標是努力地向社會上不同組織,無論公共或私人機構,社區和個人,以鼓勵及正面方式支持大眾預防疾病,以延長生命和促進人類健康。 了解我們

STAY IN TOUCH!

www.hkwewa.com© Copyright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